河南开封新闻网

新業態處處開花

新業態處處開花

 
 

  互聯網+零售——

  打開手機,商品隨你挑

  本報記者  王  珂

  鏡頭

  “上午下單,下午送到,真快!”周末上午,北京市朝陽區八裡庄居民李曉准備打掃房間,發現家裡的消毒液快用完了。他打開京東APP,選好兩瓶消毒液后,訂單頁面上顯示:“上午11點10分前下單,預計今天即可送達”。李曉完成支付后,下午2點多,配送員就把商品送到家裡。“想想以前隻能去超市買,不僅路上要花時間,有時結賬還要排隊,現在網上買省時省力多了!”

  打開手機APP,瀏覽海量商品,選定目標下單,等待送貨上門……如今,電商走進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。中國零售業擁抱“互聯網+”,給消費者帶來選擇更多、配送更快、品質更優的全新體驗。

  2018年,中國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31.63萬億元,同比增長8.5%,其中網上零售額9.01萬億元,同比增長23.9%。中國電商交易規模持續增長,穩居全球網絡零售首位。

  電商在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的同時,呈現出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社交電商、內容電商等新模式不斷創新,電商與產業的融合持續深入,跨境電商發展如火如荼……電商企業在運用互聯網、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過程中,積極探索創新,刷新消費體驗,帶動行業升級。

  配送時效更快。倉儲建設布局更加合理、結合消費大數據的備貨更加精准、投入智能設備的物流運轉更加高效……電商物流正逐漸告別發展初期“爆倉”的尷尬,配送時效由以天為單位向以小時和分鐘為單位邁進。

  商品選擇更多。電商平台不斷豐富購物品類,打造“一站式購物平台”。電商平台利用數據優勢,為生產廠家提供更加精准的需求信息,幫助廠家生產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。

  線上線下融合。線上走進線下,線下擁抱線上,雙方實現優勢互補,由相互競爭加快轉向合作共贏。越來越多融合后的家電專賣店、無人便利店、生鮮超市出現在消費者身邊,掃碼自助結賬、免費配送上門等新服務大大改善了傳統的線下消費體驗。

  

  互聯網+支付——

  告別錢包,掃碼走四方

  本報記者  歐陽潔

  鏡頭

  一大早,在上海某公關公司工作的王垚走下樓,打開手機,掃碼騎上一輛共享單車來到地鐵站,單車一鎖,平台就自動付款扣費。進入地鐵站,王垚不用買票,用手機掃一掃就上了車。中午出去吃飯、下班后在超市裡買日常用品,結賬時也隻要拿出手機,出示二維碼就能輕鬆付款。“現在出門可以不帶錢包,但千萬不能落下手機,否則就寸步難行了。”王垚說。

  依托互聯網、大數據,支付方式的變革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。2000年初,電商平台剛剛興起,第三方支付機構創新性地推出擔保交易模式,解決了買賣雙方的互信問題。隨后推出的快捷支付,更是極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和購物體驗。隨著技術升級和場景拓展,網絡支付也進入移動支付時代,不僅僅是在電商平台購物,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消費支出都能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輕鬆完成,真正做到“一部手機走天下”。

  中國支付產業的創新和崛起,催生出龐大的網購市場,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。2019年第一季度,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已達到55.4萬億元,同比增長24.7%,經歷過快速增長的移動支付市場正步入穩步增長的“成熟期”。

  分布式數據庫系統、區塊鏈技術、指紋和刷臉等生物支付技術……中國支付技術位居世界前列。支付寶輸出移動支付技術,打造了9個海外本地錢包,讓一些國家的普通人享受到數字普惠時代的便捷﹔微信支付也走出國門,推出海外本地錢包,支持轉賬、消費充值和購票等線上消費,覆蓋當地人日常生活的許多場景。

  

  互聯網+餐飲——

  動動手指,外賣送上門

  本報記者  林麗鸝

  鏡頭

  走進井格重慶火鍋,多是三五好友或是一家人圍坐,一口大大的火鍋被分成九宮格,各色涮品沸騰其中。但點開該店外賣頁面卻是“麻辣一鍋端二人套餐”“金湯老壇酸菜魚一人餐”等小份菜品。“依據外賣平台大數據,我們將外賣菜品鎖定為和火鍋基因相似,且更適合一兩人食用的熟食,成功將外賣做出3300多萬元的年收益。這就是‘互聯網+’對傳統餐飲業的賦能。”井格火鍋外賣業務負責人劉文章說。


    本文网址:http://www.afeijie.com/gulouqu/4449.html ,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